购物车 (0)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竹子成为非洲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中竹业潜力大

来自非洲的友人在首届世界竹藤大会上展示“竹艺” 。

 

       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愿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包括建设中非竹子中心,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

        竹子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天然资源。中国是全球竹产业发展的领军国家,竹产业年产值达300亿美元,近800万人从事竹产业发展。在中国,竹子这种生长迅速又十分强韧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退化土地的恢复,并发挥固碳储碳功能。

        据统计,非洲约有近600万公顷天然竹林,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竹人工林发展潜力巨大,但竹产业开发技术和竹产业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较弱。即将成立的中非竹子中心将成为中非合作的新纽带,促进非洲竹资源合理开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非洲约有近600万公顷天然竹林,大部分地区竹人工林发展潜力大。

        国际竹藤组织(INBAR)总干事费翰思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说:“要想利用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遍布的天然竹资源,迫切需要针对非洲研究人员、创业者、技工和当地农民的长期培训、示范和科研计划。此外还需要提高政府公务员和政策制定者的认识,为高效益竹子企业的创立提供良好环境。”

        费翰思说,习近平主席提到的中非竹子中心将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非洲竹子中心将成为非洲大陆竹子可持续管理和加工的中心,通过培训、示范及研发活动,促进竹子技术与知识在中非之间的传播与分享。预计该中心将制定相关培训和能力建设方案,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了解、应用竹子提供更多机会。

下一篇:中国特色竹乡——资溪,规划2000亩毛竹集中加工区
上一篇:国际竹藤组织(INBAR)在非洲将新设办事处